
近期,全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在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被举报非法掩埋大量工业危险废物。上级部门要求该公司在中央环保督察前“未督先改”配资股票一览表最新公告,但企业却突击将已偷埋的上万吨危废挖出并易地填埋,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专家认为,兴华公司危废填埋点距离大柴旦湖仅数公里,大量非法填埋的危废可能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湖体,引发生态恶化。

兴华公司主要生产氯化锂和硼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废,包括废有机溶剂、实验室废液等。按规定,这些危废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然而,为了节省费用,兴华公司从建成投产至2023年,采取简单填埋方式擅自处理大量危废。

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公司在建设库房时发现土壤中含有散发浓烈臭味的黑色液体,颜色变化直接对应废有机物污染物扩散过程。2023年6月,新建危废库施工过程中又从厂区地下挖出大量黑色黏稠液状物,伴有刺鼻气味。

据员工透露,4000多立方米的异样物质被直接倾倒在公司围墙外的小湖里,再用大量湖盐盖住。这片约2000亩的水域因多年持续倾倒基本被填平。卫星遥感影像显示该湖90%的水域已经消失。

此外,视频资料显示,2023年2月,兴华公司在一片空地上挖出多个深坑,在未做抗渗处理的情况下,将装满危废的吨桶倾倒到坑中掩埋。
当地人士反映,兴华公司在厂区内外非法处置危废具有极强隐蔽性,形成难以察觉的危废集中填埋点。一号基坑挖出危废后,公司动用机械回填。上级部门要求加强监管,督促兴华公司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之前立行立改。
知情人士称,兴华公司表面上通过第三方处理了几百吨危废,但实际上以“假整改、真转移”应对中央环保督察。2023年9月18日前后,公司组织大量施工机械对一号基坑内的危废进行挖掘转移,连续作业一天一夜,估计运送总量有上万吨。这些危废和受污染土壤被倾倒在离厂区5公里远的一条采卤渠内,再覆上厚厚的湖盐和土壤。
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柴旦湖是阻止荒漠化蔓延的天然屏障。一位环保人士表示,新的填埋点距大柴旦湖仅数公里,未做无害化处理,增加地下水污染风险,给大柴旦湖埋下生态隐患。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秋桂认为,兴华公司的行为符合“两高三部”《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中的“对抗监管”情形。兴华公司实控人为赵朋龙,拥有大柴旦盐湖89平方公里采矿权。赵朋龙因涉嫌行贿罪被判刑,之后又因涉嫌“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被立案侦查。郑淑蓓负责管理其企业。
当地人士透露,当地环保系统在涉及郑淑蓓控制企业的相关事项上常表现出宽松的一面。例如,海西州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布的2023年兴华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开资料与自行监测方案存在矛盾。一位环保系统的官员表示,上述公示极其不规范,工艺流程图和产污环节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针对兴华公司非法倾倒填埋危废问题,大柴旦行委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永超表示,曾发现一些危废处理不规范的情况,但都比较轻微,多数已当场要求整改配资股票一览表最新公告,并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处置行为。
汇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